用有新意”和“心意”的文创讲故事
用有新意”和“心意”的心意文创讲故事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2-01-25 10:03:14 【字体:小 大】核心阅读
“国潮”流行,启示我们文创产品开发要厚植传统土壤。新意将创意与传统之美结合,文创往往可以迸发活力
以“硬核技术”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,讲故成为文化发展重要趋势。心意科技赋能文创产品,新意就是文创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
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,短视频“故宫里的讲故冬奥会”以剪纸为媒,再现中国传统冰雪文化;景泰蓝和田玉冰壶,心意彰显冰壶运动与非遗技艺的新意跨界魅力;“刷屏”的动画宣传片里,孙悟空、文创哪吒、讲故雪孩子在冰天雪地里为冬奥加油;琳琅满目、心意创意满满的新意冬奥主题纪念品……这些生动有趣、耐人寻味的文创产品,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:文创产品。
近年来,文创产品实用性、艺术性显著提升,品类更加丰富。博物馆文创、高校文创、旅游文创、乡村文创等成为文化产业极富活力的有生力量。文创领域有哪些“新鲜事”、文创产品怎样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?我们约请3位实践者、研究者共同探讨。
文创产业兴起,是文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
记者:在大众消费领域,尤其是文创消费领域,出现了一股“国潮”热,具有中国元素的生活用品和文化产品成为时尚。如何看待这个现象?
祁述裕:“国潮”成为审美风尚,彰显了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。其形成和流行有多方面因素:国家的强大,让人们感到自豪和荣耀;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;年轻从业者和消费者乐于尝试、善于创新、敢于表达。“国潮”流行,启示我们文创产品开发要厚植传统土壤。无论是一支笔、一把折扇,还是《最美中国戏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《国家宝藏》这类创意性很强的文化节目,将创意与传统之美结合,往往可以迸发活力。
胡钰:文创产品是文化理念、美学观念和思想情感的载体。“国潮”把中国文化符号、中华美学精神、传统技艺、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相结合,其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。制造业等经济领域需要文化创意提升产品价值,文化传播需要通过物质载体融入日常生活。可以说,“国潮”的兴起,是文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。
记者:过去,文创产品是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的一支笔、一张书签、一个钥匙扣等;现在,文创产品还拓展出数字产品、视听内容等多种形式。3位专家深耕文创领域多年,有哪些叫好又叫座的创造实践值得关注?
赵声良:这些年,博物馆文创快速兴起。创作者通过“新意”和“心意”,把古老、丰富、深邃的传统文化,用人们易于理解、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。一个印有“飞天”形象的杯子、一段博物馆互动短视频,都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诗意、受到熏陶。比如,敦煌研究院的丝巾、书签、茶杯等文创产品,有些还支持自选元素、颜色,受到人们青睐。除了实物文创产品,我们还通过云游览小程序、互动短视频、文化节目等形式,把数字修复的高清壁画等蕴含深厚敦煌历史文化的内容予以呈现,让观者身临其境,让敦煌“触手可及”。
胡钰:高校的文化氛围,与青年人创造力强的特点结合,使高校文创成为文创领域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。2018年,清华大学“二校门”立体录取通知书“破圈”传播,就得益于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。立体录取通知书将中国古典建筑美学与校园代表性元素融合,以手工纸艺形式呈现。清华学生的文创工作室,还设计了精美的“二校门”拼装积木模型,用1555块积木还原清华园标志性建筑,让人们在拼装过程中感受清华厚重的历史文化。其他各高校也纷纷推出别具“心意”的文创产品,不仅增进了新同学对学校的了解和认同,也能激发莘莘学子读书求知的热情。
祁述裕:当前,文创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不仅文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、门类和形态发生着变化,而且形成了“文创+”的新兴业态。比如,当前文创产品的设计者,已从专业设计师,拓展到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。过去,文创的策划和设计过程由生产者完成,摆上货架之前,创意就固定了。现在,不少文创产品支持消费者自己设计,特别是虚拟文创,消费者参与度很高。这种“动态文创”将消费、生产、创意实现相融合,满足了消费者互动化、个性化、定制化的需求,带来与“静态文创”不同的新体验。
科技赋能,让传统焕发时代光彩
记者:这些年出现“文创热”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普及,大大丰富了文创的形态,提升了用户体验。在文创产业的具体实践中,科技发挥着怎样的作用?
赵声良:科技是实现文化创意、放大文化效用的重要手段。以文博机构为例,新技术不仅帮助文物从“抢救性保护”迈向“预防性保护”,还提供文创手段和思路。比如数字技术,相较于过去的胶片拍摄,敦煌数字壁画不会褪色,而且清晰度大幅提高。这些逐渐积累起来的数字素材,成为敦煌发展文创的资源库,不仅可以用来设计实物文创产品,还可以制作视频,让壁画中的人物动起来,更具观赏性。再比如利用数字化解析技术,在异地展览中再现代表性洞窟,人们徜徉其中,仿佛在真实的莫高窟中游览。
祁述裕:数字技术是引领当代文创产业发展的火车头。扩展现实(XR)、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大大提升文创产品的艺术表现力。北京中轴线相关主题展览中,在专业机构提供的珍贵图纸、照片、影片基础上,利用球幕、声场、虚拟现实(VR)等技术呈现不同时空里的中轴线,观众戴着特制眼镜远眺南北中轴线,虚实结合,了解北京市的历史文化。
胡钰:不仅在文创领域,当前新技术已全面介入文化内容创作、生产、传播、消费等各个环节,加速文化生产方式变革,推动文化新业态的出现,成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。以“硬核技术”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,成为文化发展重要趋势。科技赋能文创产品,就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。
记者:生活里,有的文创产品构思巧、制作精,令人爱不释手、回味悠长;有的文创重形式、少内涵,无法给人长久优质的文化体验。总结成功的文创案例经验,怎样让文创产品更有机地融入生活,让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?
赵声良: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根基。文博机构文创产品的重要依托是学术研究成果。敦煌研究院经过几十年、几代人不懈努力,研究成果丰硕。推出文创产品,其实就是将这些专业的、严肃的学术成果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样貌。只有学术研究的底子厚实了,文创产品才能立得住、叫得响。比如我们发现二十四节气在敦煌壁画中都能找到相应图像,那么制作视听文创产品“当壁画遇上二十四节气”,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祁述裕:文创产品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内涵,成为“空中楼阁”。从文化产业发展来看,IP(知识产权)的成熟度、接受度影响文创产品的延展性,是衡量文创产品品牌价值的重要维度。在我国,开发IP的有效路径,就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,找到适合的元素、故事。近年来,无论是故宫文创、敦煌文创,还是哪吒、孙悟空等经典文艺形象的创新再造,都是成功案例。
从艺术性、社会效益和市场反响来看,优秀的文创产品应做到具象化、生活化、故事化。文创产品一定是有意味的具体形式,可视可感,其设计思路、文化内涵要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,只有融入生活,才能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。受众选择买一件文创文具、观看一档文创类节目,其实往往带着“听故事”的好奇心。这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叙事方式,让文创产品用故事吸引人、打动人。期待更多优质文创产品,用生动、鲜活、接地气的形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,坚定文化自信。
对话人:赵声良(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、研究员)祁述裕(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)胡 钰(清华大学教授)张明瑟(本报记者)
(责任编辑:休闲)
-
在现代社会,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玻璃制品,已经完全无法摆脱玻璃了。玻璃性质稳定,耐强酸强碱,并且坚硬耐用,是大部分重要设备所需的原材料之一。想进一步了解玻璃表面切圆洞有何技巧,了解玻璃 ...[详细]
-
基隆、台北、新北與桃園四縣市,因交通往返便利,常被視為共同生活圈,而台北的高房價現象,也使得許多年輕的購屋族群紛紛往新北、桃園或基隆等房價相對實惠的地區購屋。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即可享 ...[详细]
-
只此青绿 向美而行——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纪实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靖)当晨光穿透薄雾,一幅会呼吸的田园画卷在潜江大地苏醒。“潜江蓝”成为朋友圈常客,秸秆打捆机的轰鸣取代了焚烧青烟,广大 ...[详细]
-
雙重課稅成台灣赴美投資最大障礙?獨家專訪新任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凱|天下雜誌
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貿易開戰之際,魏凱Carl Wegner)接任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,他怎麼看現在更複雜的台美關係?台灣與其他國家相比,有何合作優勢?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即可享全站不限篇 ...[详细]
-
近日,数码博主曝光的小米手机及平板产品日本售价引发网友热议。其中,旗舰机型小米15 Ultra 16GB+1TB版本售价高达19.98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9750元) ,逼近万元大关。根据博主公布的现场 ...[详细]
-
強台幣再現,早盤突破29.3元,最高升抵29.1元。這一次,川普的直接影響很大。台積電啟動「錢坤大挪移」避險。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...[详细]
-
中美在倫敦的貿易談判進行了6小時,今天繼續。美國鬆口表達要讓步了,但不包括輝達。蘋果WWDC,更新了一系列安卓有的功能,還有iOS 26「液態玻璃」新介面。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即可享全 ...[详细]
-
7月19日,昭通市2025年职工球类运动会在昭通市中心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。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,国旗方阵昂首前行,裁判员方阵与22支来自各 县市、区)、市直单位的代表队依次入场。统一的队服衬着昂扬的笑脸 ...[详细]
-
发布者:小宁 浏览量:6871发布时间:2022/3/4 16:08:39 在这个果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,需要有新品为其注入新鲜血液,需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刺激消费者,更需 ...[详细]
-
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)为支持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近期厦门市财政局升级优化“财政政策+金融工具”,聚焦科技企业创新风险,在全国率先打造普惠性、标准化研发保险产品&ld ...[详细]